找到相关内容54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考证佛教世界观真理性系列之三

   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具有的法眼——该法眼具有见空识无的能力。   佛教经典中有这样一段关于释迦佛的故事:   释迦佛从宽大的衣袍中取出一颗珍珠示向他的弟子们说,你们中间有知道这珍珠是什么颜色的吗?有人...此论。由此,读者一定能认识到,释迦佛是多么睿智(包括教化人的方法),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多么愚昧——今天我们仍然没有认识到,释迦佛2000多年前所昭示的真理。换句话说,释迦佛在告诉世人,如果把感觉到的...

    赵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3281696.html
  • 宜兴南岳寺与阳羡茶泉

    ,相得益彰。这大约是“茶泉”最初的由来吧。至于后来茶农在泉边“赛茶”便是后话了。   “茶泉”是稠锡禅师为宜兴人和宜兴山水积下的无量功德。这位稠锡大和尚不是凡夫俗子,倒有一段耐人寻味的经历。这和尚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60590140.html
  • 高旻寺怀想

    佛门中人,即使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同样会心有所悟,思有所得,似乎自己在顷刻间即摆脱了所有身外之物。   盛世的辉煌曾遭到破坏,而今的高旻禅寺又重写巍峨。大雄宝殿金碧辉煌,青砖黄墙肃穆威严。巨大的香炉烟雾...

    王莉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8223796682.html
  • 弘法人员的素质

    犹豫,一般凡夫俗子的弘法人员要弘扬佛法当更是不易。然而既然世尊能知难行而行,弘法人员也理应鼓起知难行而行的大勇气,挑起弘法利生的重任。一心皈依三宝,才能激起这大勇气,这是成为弘法人员的先决条件。  ...想到当年世尊首开金口讲的是「苦、集、灭、道」,於是也对初学者讲苦,结果苦了听者,也苦了佛教。须知当年世尊的对象是根基深厚的五比丘,他们一听就有所悟了。今天那些毫无根基的凡夫俗子,一听到苦就苦上加苦,从此...

    洪祖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5649164.html
  • 道信为什么开创禅宗

    凡夫俗子。怎么失掉的呢?佛祖认为,众生从佛界落到今天这个地步,都是受了"妄想、执著"之害--这正是凡夫俗子们的病根所在。 人们信仰佛教,皈依佛门的目的就是要把"失掉"的佛性找回来,从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5655810.html
  • 漫话庙会

    戏剧、出巡等等。这样,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,乐此不疲,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。为了争取群众,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。北魏时佛教盛行的“行像”活动就是如此。所谓“行像”,是把神佛...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,如舞蹈、戏剧、出巡等等。这样,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,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。为了争取群众,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。北魏时佛教盛行的“行像”活动就是如此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0571683744.html
  • 莲师对拉杰王子之教

         亲友都是敌人,到陌生的他乡去,谁都不要让见。   莫去理睬敌人,也勿扶持亲友。   不要开荒种田,不要经商盗窃,勿为他人唪佛经。   信仰不同不为友,不与形同障碍的女人打交道。   白天在人群中不要喝酒,夜间和拂晓别上路。   发掘伏藏勿张扬,对佛法不能有偏见。   不要出示坏咒,行为要高尚。   别和凡夫俗子一起住,要像野兽...

    莲师

    莲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153343177.html
  • 郑也夫:中国学术作品80%是垃圾

      每日将垃圾从自己的住所中拿出去的时候心中都有异样的欢喜。相信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这微观到了一个凡夫俗子面对垃圾的心情。   而宏观地看,中国社会中的垃圾越来越多。我教城市社会学的时候屡有念头带学生看一看北京的垃圾场,听说极为壮观,那体现着一个伟大都市的吞吐。垃圾越来越多是两个原因导致的。其一,农业社会中的垃圾很少,生产中几乎没有废物,麦秸成了燃料,消费中也少废物,粪便喂了牲口,作了...

    郑也夫教授

    |垃圾|教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8/1116585166.html
  • 佛使比丘答:怎样可以看出凡夫和真正佛弟子的心境有何高低之别?

    你将获得如下的成果:从凡夫的阶层提升为真正的佛弟子,安住于圣戒之中。佛陀希望有更多人成为圣人,别永远只是凡夫俗子。   [注一]真正的佛弟子意指圣人。   [注二]四分律卷五十八:&...

    佛使比丘

    一问一智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8454511203.html
  • 比别人多做一点

    陈词滥调来搪塞,而不努力进取成为登上高峰的第一人。   我们都是世间的凡夫俗子,只要耐心播种“一方桃李”,必会收获“满园春色”。当享利?瑞蒙德在美国《论坛报》做责任编辑时,刚开始时他一星期只能挣到可怜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8512316823.html